【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海戏
淮海戏是江苏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之一,发源于沭阳,流行于苏北宿迁市、淮安市、连云港市以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地区和皖东北一带。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沭阳县2019年获评“中国淮海戏之乡”。
相传1570年前后,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俩因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艺乞讨,从此便播下了淮海戏的种子。淮海戏当时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唱腔具有当地民间色彩和方言说唱曲调。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艺人多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讨点粮食和熟食。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班组,在庄头、场头、街头、庙头、烧香会上演唱。清光绪初年,“小戏”班在沭阳盛行。抗战初期,沭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把流散在民间的淮海戏艺人组织起来,组织“抗日艺人救国会”,成立淮海戏实验小组,进行抗战等宣传活动。建国以后,淮海戏吸纳京剧和其他剧种的艺术精华,增添服装、布景、灯光,正式搬上舞台,进入剧场。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前夕,正式命名为“淮海戏”,并对淮海戏的剧目、唱腔、表演、舞台语言等进行了全面规范与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淮海戏演出空前繁荣,城乡演出场场客满。沭城、龙庙、湖东、南关、钱集等18个乡镇分别成立了淮海戏剧团或演出队。
淮海戏唱腔属“板腔体”。男女角唱腔同位而不同腔。女角唱腔初为“二泛子”,后为“好风光”。“好风光”是以淮海戏原有唱腔为基础,吸收民歌小调而发展起来的。板式有“慢板”“慢二行板”“中二行板”“大二行板”“快二行板”“炸板”“散板”等,表现喜怒哀乐情绪。男唱腔过去以“金凤调”为基础腔,后吸收京剧“西皮”进行改革。1957年,沭阳艺人谷广发创造“东方调”,成为男角基础唱腔,淮海戏唱腔进行定腔、定谱,改变过去随腔伴奏,无谱可循的状态,建立了以三弦为主乐器的民族管弦乐队,改革了淮海戏语言混杂的局面,以沭阳官话为基础,将淮海戏的道白分为大韵、小韵和本白三种。改革后的淮海戏乐厚腔清,便于流传,使淮海戏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淮海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县现有专业剧团1个。淮海戏传统剧目有“32大本,64单出”之称。传统剧目侧重于历史和民间故事题材,内容大都体现了反封建反压迫及弘扬传统美德的思想。民国29年(1930年)后,沭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文化界和进步艺人对传统剧目加以改造,去其糟粕,使其获得新生,并创作大量宣传抗日救国的现代戏,为抗战服务,对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唤醒民众投身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编写了近百部现代戏。淮海戏有浓郁的乡土味,语言朴实,长期与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淮海戏还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工鼓锣
工鼓锣又名“公鼓锣”,是源自江苏北部淮海地区的一种说唱曲艺,故又称之“淮海鼓锣”。明末清初,工鼓锣在江苏沭阳一带基本形成,清嘉庆(1796年)年间,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宿迁、连云港、淮安、徐州、盐城等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形成东汪门、西汪门、郯门和方门四大门派。它以表演方便、形式独特、唱腔优美,说表自如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工鼓锣乐器为一鼓一锣,左手敲锣,右手敲鼓,不分季节,无需固定舞台;锣鼓经分开场锣、唱腔锣、收场锣;唱腔与道白采用沭阳方言,将京剧、淮海戏、地方小调等曲调融入鼓锣唱腔之中;唱法分浮调和老工调;唱词讲究押韵,有赞(3字)、垛(5字)、韵(7字)、清(10字)四种句式;旧时艺人为谋生计,因文化程度低,唱词多口传,艺人也多为男性;1949年后,出现了少数工鼓锣女艺人,进一步增强了工鼓锣的娱乐性;唱词内容也多反映时事和倡导文明风尚,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宣传作用。
虞姬传说
虞姬,秦末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夫人。在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和楚汉征战中,虞姬一直随项羽出征,转战南北,生死不离。直至公元前202年项羽兵困垓下时,虞姬为使项羽剪断牵挂,以便突出重围,东山再起,她毅然拔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虞姬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的美丽传说极为丰富,有爱情传说、性格传说、地名传说、植物传说、军旅传说等。这些传说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美丽生动,传布十分广泛。
虞姬传说主要区域分布在江苏省北部虞姬故里的沭阳县,以及宿迁、徐州、新沂、淮安、泗阳、连云港等地。另外,安徽省灵壁、泗县、定远、和县及河南省荥阳等地也流传关于虞姬的传说。
虞姬传说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朔到明代,据《沭阳县志》载:“……地有虞家集土人亦谓楚虞姬族也然为下相人祠庙在焉妇德烈矣……”清代《沭阳县志》又载:“虞姬庙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令案明崇祯十七年建乾隆十六年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据《沭阳乡土地理》记载:“虞溪村为虞姬故乡。虞姬庙北有虞姬沟,南有霸王桥,相传此处即为虞姬生长地,传说典故甚多。”民国年间,不断有人传讲虞姬故事,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文化部门重视搜集虞姬传说方面的资料,1987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沭阳县文教局杨鹤高搜集整理的《从虞姬沟到虞姬墓》专著,记载了三十六个虞姬传说的故事。2007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沭阳县政协葛恒扬主编的《虞姬》专著,其中收录了大量的虞姬传说,受到各界好评,使虞姬传说在群众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虞姬传说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对研究秦汉时期的风土民情,战争状况,人际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另外虞姬传说情节生动,底蕴丰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填补了楚汉相争时期口头文学作品的空白。同时,虞姬传说还为创作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以及其他文艺作品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童子戏
沭阳童子戏起源于唐朝,由古老的汉族祭祀舞蹈演变,以“开坛驱鬼”的形式流传到民间,现已发展为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传统戏剧。自在沭阳诞生以来,一直发展于沭阳,鼎盛于沭阳,并曾流行于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至今有上千年历史,目前在该县钱集镇、胡集镇、塘沟镇、韩山镇、西圩乡、湖东镇、十字街道等地得到传承。
沭阳,古属楚地。春秋时期的楚地,盛行古老的巫文化,童子戏是沭阳人民在祭祀活动中驱逐疫鬼的一种形式,它地域性强,其祭祀驱逐疫鬼的色彩浓重,并洋溢着浓郁的远古气息。
童子戏的演出,分开坛、献猪、请王、安坐、出关、拉马、申文、发表、送圣等十个关目(即烧猪),开坛时,由族中长辈主持,献上猪头或面猪,恭请祖宗之灵,艺人“走倒8字”园场,以示引出亡灵安坐。了愿时,先在房内挂玉皇大帝画像,立唐明皇牌位,艺人开始演唱折子戏,此意在娱神,请其保佑,灭灾免祸,合家平安,以后的“过关、拉马、生文、发表、送圣”,再是祭祀祝愿的仪式。此仪式后,开始搭起戏台,化妆演出。
童子戏艺人除具备戏曲表演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剪纸、扎花、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技巧。在铺坛的祭祀仪式中,第一个项目就是剪纸做幡,用白纸红边做成荷叶状的头,长方形的体,尾端还有五色飘带。扎花艺术多用于纸人纸马、五牲六畜、奇花异草、楼台厢房等。“生文”“发表”用的是绘画和书法艺术。雕塑艺术多用于剔寿桃、寿果以及庙中泥胎神像之类。
童子戏唱腔独特,丰富多彩。含有牛歌、夯歌成份,乡土气息浓厚。高亢激昂,口语化强,易懂易学,便于普及。童子戏大都是教人行善的曲目,即使是表演一些开坛驱鬼的戏,也还是宣传为人要积善行德,深受当地人们的欢迎。
苏北琴书
苏北琴书民间俗称“打扬琴”或“打蛮琴”, 是以第三人称向听众讲述故事,在故事情节进入角色时,一人多角色进行表演的一门说唱艺术形式。苏北琴书在沭阳县主要分布于沂涛镇的王圩村,马厂镇的厂南村、厂北村、大单庄村、老黄庄、丁庄村,七雄街道的高树村、田桥村、夹滩村、桃园村、条河村、双河村、道口村、陈河村、何庄村,章集街道的鲍庄村、丁庄村、葛老村、小穆庄村、戚庄村等,周集乡、张圩乡等。
据史志记载,苏北琴书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苏北琴书运用沭阳方言,有说有唱。伴奏乐器有坠胡、扬琴和木板,有时配醒木为辅助导具。演出形式分一人、二人及多人表演,一人称“单脚梆”,二人称“鸳鸯档”,三人以上称“群口琴书”,以二人表演最为普遍。其音乐结构属板腔体,主要唱腔调式有四句牌、二板(慢流水)、垛子口(快流水)、悲调(俗称哀怜口)等。
苏北琴书的唱词严谨规范。平仄分明,唱词结构分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十字、七字称牌、五字称锦、三字为赞。苏北琴书的书目极其丰富,据统计沭阳地区琴书艺人演唱的长篇传统书目有100多部,反映近代现代的短篇书目和一些传统经典的唱段100多个。
苏北琴书有较高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几百年来深受沭阳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传播人文精神重要载体之一。2010年苏北琴书被列为市保项目。现有市、县传承人带徒19人,有4人已能登台演出。自2012年起在沭阳县周集中心小学、沂涛中心小学、塘沟初级中学开展苏北琴书进校园活动,使苏北琴书在乡村少年儿童中得到了广泛宣传和推广,已有10余人能演唱简单段子。2012年5月,成立了沭阳县第一曲艺团和沭阳县星星民间艺术团等两支沭阳县非遗保护中心所属的苏北琴书保护团队,为新人提供了学习和展示平台。
【传统美食】
沭阳县是传统的淮扬菜地区,传统美食极具地方特色。本地菜注重刀工,口味清淡,不嗜辛辣。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烧、焖;选料尤为注意鲜活、鲜嫩。传统菜品有软熘长鱼、红烧狮子头、墨鱼蛋糕等。
庙头千张
千张是一种豆制品,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谱》中就提到“沭邑西”豆腐与千张,说明在清乾隆年间,袁枚主政沭阳时,“沭邑西”的千张就有声誉。在清朝末年,沭城西北的庙头镇与高流镇就有两户制千张的高手,庙头镇的姓仲、高流镇的姓施。后来,仲氏将千张制作工艺传给冷庄的曹氏,施氏也从高流落户到庙头北的青芝坊(今茆圩乡青坊村)。
颜集朝牌
“朝牌”是沭阳对烤牌的称呼,是烧饼类食品的一种。因烤牌的形状酷似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笏,故又称朝牌。沭阳“朝牌”起源于宋代,以“颜集朝牌”最为著名。
北宋初期,颜集朝牌出现了以薄饼为形的雏形,至元、明、清代,吸收了当地煎饼、单饼等面食工艺,几经改进,发展成为当今辅之以盐、糖、葱花、芝麻等配料的特色小吃,并不断得以延续。战争年代,陈毅、张爱萍、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淮海大地,对颜集朝牌赞不绝口。陈毅元帅口占一绝:“古时贡皇上,而今卷大江,虞姬好儿女,朝牌当军粮。”
颜集朝牌浓缩了当地面饼、煎饼、单饼、面卷、锅贴等多种面食的工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面食的精华,是价廉物美、不可多得的大众化食品,堪称“黄淮一绝”。
颜集朝牌为纯手工制作,由擀面工和贴烤工两名以上人员组成,也可由一人一边擀面一边贴烤,但技术必须娴熟,掌握好火候。这些手艺多为世袭相传,外人一时难以学会,靠老艺人手传口授,代代相传,其工艺往往秘不外泄。
颜集朝牌的品种主要有:“刻花朝牌”“白板朝牌”“咸朝牌”“甜朝牌”等四大类。
颜集朝牌在制作过程中技术要求较高。和面、擀面是关键,面和得要恰到好处,软硬适当,然后是发酵,也要掌握时机,发酵老了嫩了、酸了碱了都会影响朝牌质量,甚至会全部报废。因此,老艺人口授秘诀,有“和、揉、掷、擀”等功,和要和得匀,揉要揉得韧,掷要掷得长,擀要擀得薄,有一个环节达不到要求,都会前功尽弃。颜集朝牌已有千年历史,之所以不能被现代机器加工代替,原因也就在此,因为每一块朝牌都是一块传统的手工作品。
钱集老鹅
“钱集老鹅”也称盐水鹅,属手工加工作坊手艺,选用两年生以上老鹅,经过人工宰杀、腌制后,配以中草药等辅料经草锅清煮而成。其色纯、肉香、不腻,是一道传统而独特的地方风味菜肴,刚出锅的鹅可即食,作为冷菜更佳,每到节日期间,如果不提前预订,一般很难买到。
2000年开始,“鹅四件”(鹅头、鹅翅、鹅爪、鹅肫)很抢手,特别是“大鹅头”更抢手。
范跃华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人称“范二”,他自幼目睹父辈加工板鸭、老鹅,1980年跟父亲学艺,从事老鹅加工。2005年以前,钱集街只有他一人加工老鹅,已注册“范二老鹅”商标。
乔氏熏烧
乔氏熏烧选料新鲜,制作工序极其复杂和精细,多达30道工序。
加工:选好猪头等材料,按部位割取下来,如耳、舌、肠、大小肚等,进行细加工清洗、清除猪毛、脏物,有专人检验,合格才能进行制作。
焐煮:把清洗加工完的猪头、猪耳等放在大锅里焐煮。焐煮时,不可将所有部件放在一锅焐,要把猪头和其它部件分开来煮,一是防止煮的部件有烂有不烂,二是防止味道混杂,如大肠不可与其它部件放在一起焐煮,只能一种一焐。焐煮时要掌握火候,不烂不行,过烂也不行,要恰到好处,所以必须精心看管。
佐料:焐煮时的佐料十分重要,如姜、葱、椒、茴香等十多种配料分别按熏烧的分量和类别进行掌握,配料样数增减因熏烧的品种而定。另外,在放佐料和食盐的过程中,要分类掌握,有的可由少逐渐增多,慢慢调节,最后达到最佳味道。
【沭阳方言】
沭阳县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海泗小片,包含海州话与泗州话,县内各地语言、语调有所差异,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如淮海戏、童子戏等,还有琴书、快板、鼓锣等曲艺品种。
【传统节日】
春节 指传统年节,境内习惯称“过年”。春节是沭阳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人们就忙于置办年货,吃的、用的、穿的都在购买范围,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传统习惯是户户大扫除,拆洗被褥。二十六、七,各家各户要蒸馒头、磨豆腐、做肉圆、杀鸡宰鱼,赶做过年食品。其中,一定要有鲤鱼(俗称红鱼),取红火利市、年年有余之意。除夕前,大人小孩也要沐浴除尘,迎接新年。
除夕日清晨,各家各户在门前不远处用碎草、麦壳烧一堆火,谓之“熰(方言,音藕)狼烟”,此俗源于元末明初的“杀家鞑”。清末、民国年间此俗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左右,年三十“熰狼烟”现象又出现在民间,但已与生产积肥、爱国卫生等内容相结合。除夕日中午,家家忙做一年中最丰盛的午餐,但饭前需做两件事,一是给“土地爷”烧纸,谓之敬神;二是给自家前三辈的亡人烧纸,谓之祭祖。敬神时,端一个内盛熟猪肉的小瓦盆,抓一把带根须的大葱,带一个叫“龙”的纸包到庄头小土地庙门前焚烧;祭祖是在自家放亡人灵牌的供桌前摆一桌菜,全家焚纸磕头。之后,阖家老小坐下吃团圆饭。文革初期,境内城乡的土地庙被拆除,各家供桌上的灵牌被销毁或藏匿,但在年节中敬神、祭祖的习俗仍被延续,至今未消失。烧土纸改在庄头或门前河边就近处望空焚纸;祭祖时,虽无供桌,但仍在堂屋正中摆一桌菜,焚纸磕头。午餐后,各家贴对联、挂浪(也称门赐、门花),同时在正房里贴年画、在厨房灶门旁贴“灶码”(印有灶王爷、灶王奶神像以及来年二十四节气表的木刻画)。还有,石磨、水缸、装粮食的笆斗等用具上也要贴有相应吉祥话的红纸条,使之气象一新。除夕晚饭后,阖家围坐一起,吃瓜子、花生,边吃边聊,谓之“守岁”。此时,有的晚辈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赏钱,谓之“压岁钱”。守岁前,主妇净手后,在供桌上、灶间及磨眼上点香,谓之“敬香”。
年节的第二天清晨,即“初一早”,各家各户争相起早迎接从天上归来的灶神(灶老爷),先放一碗清水在锅台上,然后,将年前祭灶节贴在灶上方的跑灶(祭灶节辞条)揭下来烧掉,再将锅台上那碗清水泼到屋顶上,接着燃放一挂小鞭,谓之“接灶鞭”。接灶完毕后放开宅院大门,燃放一挂大鞭炮,谓之“开门炮”。天亮后,主妇喜在孩子起床前发给云片糕,谓之“开口糕”。一是寓意步步高,二是预防孩子初一早乱说不吉利的话。早餐时,全家先吃汤圆、后吃饺子,寓意得“元宝、弯弯顺”,平安发财、万事如意。这一日,孩子们换上新衣服,去左邻右舍向长辈拜年,磕头时,长辈们必给压岁钱。成年人在这一日,不扫地、不干活、不出门访友。中、晚餐不做新饭菜,吃年前蒸好的馒头、做好的菜。
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给亲戚拜年,请吃饭,接新亲上门。县内有初二带“姑娘”(出嫁的女儿)的习俗,即初二这一日要请女儿一家回娘家过一天。
年初三各种娱乐开始,文艺团体开始到县乡各地演出。初五,县内称“小年”,早上照例吃饺子、汤圆。过了初五,商店燃放鞭炮,开门营业。
旧社会,从初一开始,乞丐或“跑年”的人挨门逐户散发“财神”,即印有赵公明像或“财神到”3个字的红纸,讨钱要物。各家则倒挂财神像,祈求发财。还有“跳财神”的习俗,扮财神者戴乌纱帽,穿大红袍,脸罩面具,手持“元宝”,在锣鼓声中进院入屋,作投宝姿态,寓意新年发财,户主则赏给钱物。改革开放以后,这些现象日见稀少。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境内民众有在这一天早上吃汤元(元宵)的习俗。旧时,有富户喜在元宵节晚上挂灯笼。农民晚上提灯举火在田间转一圈,说是可致全年无虫灾,故元宵节又被农人称为“照虫节”。现在“照虫节”习俗已消失,但少数村庄仍有大男孩带小男孩于是日晚上“扔火把”(高粱秆扎成柴把,点上火)玩,因易引起火灾,常被家长制止。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是个有多种习俗和文化内容的传统节日。一是“打仓囤”,此为“留龙”习俗,传说是日午时,天神要带主管粮仓的“仓龙”(仓神)回天庭,为了让其继续留在人间保佑五谷丰收,农民们于是日早晨用草木灰在院门前或谷场上撒上几个圆形灰圈,圈内撒上若干粒粮食,这样,仓龙就会藏在粮仓中,天神找不到。二是带出嫁的女儿回家吃“馒头”(馒上塑有龙形),此笼馒是除夕前用蒸笼蒸馒时特意做出的,正月里不吃(也说正月里不动笼),留至二月二(能动笼)这天带女儿回家共同分享。此俗属“送龙”“贺龙升天”习俗,传说天上某神龙(不是仓龙)因犯天条被贬人间,广施善事功德圆满后于二月二飞升天界,万民为祝贺其升天,特于是日带女儿吃龙馒,故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闺吃馒头”之说。以上两种习俗事项,境内部分乡村农民仍在继续传承沿袭,其中“唯有笼馒留至一月后再吃”的现象基本消失。三是给耕牛喂一顿以粮为主的食料,因为二月二是牛的节日(含驴、马),传说天上神牛为助民耕作,于二月初二日下界,为纪念和感谢神牛,专门于今日让牛们吃顿好的,故有“打一千骂一万,二月二吃顿饭”的谣谚。四是给土地神烧纸。沭阳民间传说此日是土老爷(土地神)的生日,但此俗今已逐渐消失(年三十给土地爷焚纸未消失)。
清明节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的“气候节”,又是民间“阴阳协和”(既有祭奠祖先又有春游踏青内容)的传统文化节日,发生在农历二月或三月(公历纪年多在4月5日或其前后)。家家户户一般会在清明节前几天或清明节当天早上上坟添土(谓之“添坟”)、烧纸钱、供酒菜,祭祀祖先。清明节早晨,农民习惯在屋檐下插上带有鲜嫩柳叶的柳条,谓之“清明插柳”(为避鬼、驱邪、驱疫之俗)。
端午节 县内称“五月端”,即农历五月初五,是个围绕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有趣为主的传统节日。是日清晨,各家都会割几支带叶的艾蒿插在门上屋檐下,谓之“五月端插艾”,说是“驱邪”、五毒蛇虫难进家门“犯孩子”。中饭前,用“百树汁”(各种树叶和青艾叶煮的水)为孩子洗澡,洗毕在孩子手腕、脚踝等处系花绒线(戴到农历六月初六日剪下,扔到屋脊上),穿新衣服。吃用鲜柴叶(芦苇叶)包糯米做的粽子,并煮大蒜、鸡蛋吃。过去,还有在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用雄黄为孩子涂耳朵眼和肚脐眼以避五毒蛇虫。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有“晒龙衣”的习俗。各家各户翻晒衣被,消除雨季带来的潮湿和霉气。县内还有此日早上吃炒面的习俗,传说与敬龙有关,也有戏称“吃炒面腰不疼”的说法。
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日,县内民众称“七月七银河织女相会”,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日子。传说花喜鹊自六月初六起从千家万户的屋顶上衔走孩子们五月端花绒线,到天上的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起一座相会的桥(也叫鹊桥)。县民们有在是日夜晚仰望天空(看牛郎星与织女星相会)的习俗。旧时,有姑娘是日晚于星空下穿针引线,若能穿上针孔,即自贺自己通神沾仙而心灵手巧,故有把七月七称为“乞巧节”之说(也含能找到如意郎君的意思)。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沭阳民间称“鬼节”“烧纸节”,即各家用饺子做祭品,上坟焚纸化箔,磕头祭祖。如不能上坟烧纸,就要在院外或田边向坟地方向焚纸,但须在焚纸处就地画个圈,保证纸钱不会被“他鬼”所获(古俗沿袭)。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沭阳民间称“八月半”。此日阖家团聚,吃糖饼、菜馅饼。晚上,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及各色水果。旧时,有家庭主妇行烧香拜月之举。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沭阳民间称“九月重”。旧时,境内富户或文化人有登高望远、舞龙旗、饮菊花酒的习俗。是日,部分县民有吃蒸糕(也称重阳糕,用模具把米面蒸成形似喇叭的一种糕点,平日也有出售)的习俗,售者要赠送一面画着龙的白纸小三角旗,孩子们吃蒸糕,舞龙旗,欢天喜地。现在,重阳节被政府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读zhāo)”。是日,境内民众用色纸做成衣服状并冥币去坟前焚烧祭奠,谓之“十月朝送寒衣”。
冬至 境内民众称“过小年”“过冬”,历来很受重视,有“冬大如年”之说。该节为两天,即冬晚(即冬至前一天)和正冬。节日备佳肴好酒,阖家欢聚。冬晚有供品祭祀祖先,正冬则要蒸镘头的习俗,故有“正冬不蒸,扬场没风”之谚。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做粥供佛,名曰“腊八粥”。民间效仿,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沭阳的腊八粥多用大米、红枣、花生米及红豆、绿豆等做成,寓意五谷丰登。境内民众对此俗较为淡化。
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为传统祭灶节。相传此日为灶王爷上天述职之日。这一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送灶”,做法是:将灶王爷像贴在灶龛里或墙上,画像两旁还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各家还烙糖饼、肉馅饼吃。说是灶王爷吃了饼,想说坏话也无法开口。家主在大门外焚烧纸轿、纸马,供灶王爷上天述职时用。送灶时,人们神情严肃,焚香化箔,叩头礼拜。旧时沭阳各家祭灶的时间不一,有“官三民四王八五”说法,即官宦人家二十三日,普通百姓二十四日,从事“下贱”行业的二十五日。